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人物?觀點

王立平:鑄大國材器,攀科技之巔

發布時間:2025-06-20 【字體: 】【打印】 【關閉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兩彈一星”是一部波瀾壯闊、滿含艱辛與榮耀的奮斗史詩。在中國科學院2025年度工作會議期間,我滿懷崇敬與期待,有幸走進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深切領悟“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鳥瞰圖。

20世紀50年代,黨中央作出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我國一大批優秀科技工作者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在國家面臨嚴峻外部挑戰、科研條件極度匱乏之時,挺身而出,勇挑重擔,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留給了戈壁荒原,留給了深山峽谷,留給了祖國的空天事業。“兩彈一星”是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銘刻著老一輩科學家和廣大科研工作者赤誠深厚的家國情懷、不辱使命的責任擔當、不懼困苦的豪邁氣概、勇攀巔峰的決勝定力,僅用十幾年時間就創造了原子彈爆炸、導彈飛行和人造衛星上天的奇跡,照亮了新中國在艱難困苦中奮勇前行的道路。

“兩彈一星”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21年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寧波材料所)從一片農田起步,從搭棚子搞科研出發,以“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的堅持,不斷奮斗、探索和自我革新。我們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布局了海洋關鍵材料與應用技術、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三大主攻方向和6個特色亮點方向,為國家引進和培養領軍人才與青年人才百余人,形成“人才培養-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工程化與系統集成”創新架構

▲海洋關鍵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探討學術問題。

2023年12月,中國科學院與寧波市簽署新一輪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寧波材料所迎來新時期、新階段的全新發展機遇,開啟了體系化建制化增量改革的新征程。為了更好繼承發揚“兩彈一星”精神,我們努力推進科研組織模式變革,采用“實驗室+團隊”的“雙輪驅動”模式,推動科研架構系統“解題”,將原有近70個團隊整合為10余個實驗室/中心,形成了“大兵團”建制化協同攻堅模式。

組織模式的改革離不開重大任務牽引。寧波材料所突出重大任務精準“選題”,采用“法人掛帥+兩總”模式,強化協同攻堅集智“破題”;組織精銳力量攻關并建立配套保障機制,采用常態化跟蹤和重大應急保障事項“一事一議”,從根本上解決項目“急難愁盼”。

▲高效熱電材料與器件項目攻關突擊隊攻關現場。寧波材料所供圖

例如,在承擔大型能源單元導隔熱材料項目過程中,我們多團隊聯合攻關、多部門協同保障,半年實現導隔熱關鍵材料研發和小批量試制。針對先導專項等重要項目,設立“兩總制”、專項辦,建立行政指揮線與技術指揮線的雙線并行機制,由黨委書記擔任行政總指揮,專項同步跟進做好質量、保密、檔案等工作,明確科研和管理責任。在科技攻關一線,先后組建“藍海紅帆”攻關、激光極端制造、高溫磁材等10支攻關突擊隊,明確路線圖、時間表,發揮協同攻堅優勢。

除了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外,我們把當地政府的支持和研究所成果轉化收入全部統籌,成立“搶占科技制高點所長專項基金”,推動資源要素“扣題”。研究所自主部署了重大任務攻關、重大基礎研究穩定支持、學科建設、基礎能力平臺提升、人才培育5個專項,實現人才、任務、平臺資源一體化配置,成功導出20余項國家級任務。

時光流轉,大漠深處春雷般的巨響與浩渺太空中衛星傳回的《東方紅》樂曲,依然激蕩人心。我們將賡續“兩彈一星”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科學院提出的“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要求,發揚“求真務實、永不言棄”的研究所創新文化,繼續攻堅克難、勇攀高峰,著力建設“世界一流新材料研究機構”,努力搶占新材料領域科技制高點。


作者王立平,系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