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學部2024年科技倫理研討會在滬召開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24-10-28 | 【打印】 【關閉】
2024年10月14日,中國科學院學部科技倫理研討會在上海順利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承辦。本次會議為國際倫理研討會,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丹麥、荷蘭、加拿大、新西蘭、挪威、日本等10個國家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科技倫理研究專家、科技治理政策專家、科研管理人員等共計70余人參會,就共同關心的科技倫理問題和全球科技倫理治理對策等進行交流研討。
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胡海巖院士在會上致辭。他指出,科技倫理全球治理面臨著嚴峻挑戰,但目前缺乏一個有效的國際治理機制來協調各國在科技倫理上的共同行動。在此背景下,我們召開此次國際科技倫理研討會,目的在于搭建一個多元包容的國際對話平臺,通過匯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行業領域、學科專業的優秀學者和政策專家,就科技倫理的全球治理議題開展深入對話,有助于在國際層面建立對科技發展和倫理道德的共同理解和行動,保障科技進步服務于全人類的福祉。
會議設主旨報告和專題論壇兩個階段。大會主旨報告環節,7位專家分別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作報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作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生物倫理》的報告,探討了在人工智能時代,智能與生物交叉融合如何改變我們對于生命、意識的認知等問題。同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作題為《人工智能與STEM教育創新發展:認識與實踐》的報告,探討人工智能與科學教育融合發展的機理,以及其中的科技倫理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趙汀陽作題為《人工智能會形成何種主體性》的報告,認為倫理學研究的是人與人的關系,不能加以跨物種推廣,如果人類不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人工智能,未來人工智能將會是安全的。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Fran?oise Baylis的報告以《可遺傳的人類基因組編輯:當科學、倫理、政治和政策發生沖突時》為題,指出“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中”,對于這一問題的答案應貫穿于人們對人類基因組編輯等科技創新的回應之中。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科學技術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Robin Williams作題為《我們該如何實現負責任且合乎倫理的醫學人工智能》的報告,認為隨著環境和基礎設施的變化,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可能會下降,因此需要對人工智能工具進行持續、實時的后市場審查。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國際生物倫理學協會聯合創始人Daniel Wikler以《人口層面的生命倫理與治理》為題,探討了設置人口政策目標時的生命倫理學前提及其影響。新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新西蘭國家倫理咨詢委員會原主席John McMillan以《神經技術、精神完整性和拓展思維》為題,指出神經技術的出現引發了關于“精神完整權”是否可以作為評估這些新技術的新的標準規范的討論。
在專題論壇環節,近20位專家學者們對應不同專題進行了報告,與會人員圍繞報告內容展開熱烈研討。在人工智能倫理專題論壇,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蔡恒進,上海社會科學院科學研究所教授、副所長成素梅,復旦大學科技倫理與人類未來研究院教授、研究員楊慶峰,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哲學系教授Alfred Nordmann,丹麥羅斯基勒大學社會科學與商業學系教授Jacob Dahl Rendtorff,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技術評估與系統分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Miltos Ladikas,日本東京大學卡維里宇宙物理學與數學研究所教授、副所長Hiromi M. Yokoyama,英國愛丁堡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Xiaobai Shen等8位專家作專題報告,報告涉及“以意識重塑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未來”“勸導式技術的倫理反思”“人工智能的三種敘事及其對人工智能倫理的影響”“機器學習與其自我完善的邊界”“商業倫理與負責任的人工智能”“從歐洲角度看人工智能倫理和治理挑戰”“衡量對人工智能的信任以促進政策實施:醫療領域對人工智能的需求加速日本人工智能的使用”“人工智能倫理治理:一種協同學習的方法”等話題。
在生命倫理專題論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特聘教授、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翟曉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致一研究員彭耀進,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長聘副教授陳海丹,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研究員王小理,美國紐約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教授、主任S. Matthew Liao,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教授Reidar Lie,美國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Luis Campos,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知識、技術和創新系副教授David Ludwig,英國伯明翰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系副教授Neil Stephens等9位專家作專題報告,專家們就“異種移植:科學、倫理和監管的挑戰”“解析衰老研究科學家倫理認知全球圖景”“為腦機接口劃紅線?中國專家的觀點”“論我國生物科技倫理治理現代化的問題和策略”“人工智能倫理與醫療健康:邁向實質性人權框架”“科學倫理何去何從”“阿西洛馬精神”“全球生物技術競爭時代的生命科學合作”“食用干細胞的倫理:政治和生命倫理學討論”等話題進行報告。
科技倫理研討會是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一項重要的年度學術品牌活動。自2011年開始,圍繞基因技術、干細胞、生態環境、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倫理問題,已成功舉辦了13次研討會。多年來,科技倫理研討會秉承開放、平等、理性、負責的精神,大力倡導自由交流,廣泛匯集政策建議,積極傳遞負責任創新理念,已成為國內科研誠信與科技倫理的高層次交流平臺。
大會現場
人工智能倫理專題論壇現場
生命倫理專題論壇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