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科研動態 > 科研進展

我國東南沿海大氣中Cl2的驅動因子及其光化學影響

發布時間:2025-04-21 【字體: 】【打印】 【關閉

氯自由基(Cl·)作為大氣中高活性氧化劑,在臭氧(O3)和二次有機氣溶膠(SOA)形成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傳統認知認為,硝酰氯(ClNO2)光解是沿海及內陸地區Cl·的主要來源,其貢獻主要集中在清晨時段。然而,最新觀測證據表明,氯氣(Cl2)光解已成為日間Cl·的重要來源,尤其在午后時段表現出顯著貢獻。盡管關于Cl2來源的研究已取得顯著進展,但其生成與消耗過程的關鍵驅動因素仍不明確,這一認知缺口嚴重制約了我們對其形成機制的深入理解。

本研究基于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大氣超級站的強化觀測數據,整合機器學習算法與箱式模型方法,系統解析了中國東南沿海城市大氣Cl2的生成機制及其對大氣氧化能力的調控作用。觀測數據顯示,研究點位Cl2濃度呈現顯著的晝夜雙峰特征,表明存在不同的驅動機制。通過機器學習模型對多源觀測數據的特征重要性分析,揭示了Cl2生成的晝夜機制的差異:日間峰值主要受氣溶膠硝酸鹽(尤其是硝酸銨)光解與鐵光化學過程的共同驅動;夜間峰值則與N2O5和含氯氣溶膠的非均相反應密切相關。光化學模擬表明,正午時段Cl2光解產生的氯自由基(Cl·)對大氣氧化過程具有關鍵影響。Cl·引發的烷烴氧化速率顯著超過羥基自由基(OH·)對烷烴的氧化速率,導致過氧自由基(RO2·)濃度上升44%,并促使O3凈生成速率增加42%。本研究為探究對流層大氣中Cl2的生成和損失過程提供了新的見解,強調了其在沿海光化學污染中的重要性。

????研究成果以Driving factors and photochemical impacts of Cl2 in coastal atmosphere of Southeast China為題,發表于Nature出版社旗下的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上。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所陳高杰博士生為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所陳進生研究員為通訊作者。本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22A20578)、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2YFC3700304)等項目支持。?


圖1??Cl2的生成機制。(a)夜間Cl2和ClNO2之間的關系;日間Cl2濃度與硝酸鹽光解的近似值(NO3?×JNO2×Sa)之間的相關性,以及點的顏色分別表示NO3?(b)和NH4+(c)的濃度;(d)日間Cl2濃度與氣溶膠鐵光化學近似值(Fe×JNO2×Sa)之間的相關性,點的顏色表示Fe的濃度。

????論文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