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學實驗室黃慶課題組與樊春海課題組研究人員合作,將具有免疫刺激效用的CpG寡核苷酸偶聯到納米金粒子表面,可以穩定地形成自組裝納米結構載體,從而實現了免疫細胞的高效攝取并刺激相關細胞因子的釋放。該工作日前已發表在化學領域著名期刊 Angew. Chem. Int. Ed.上(Polyvalent Immunostimulatory Nanoagents with Self-Assembled CpG 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d Gold Nanoparticles. Min Wei, Nan Chen, Jiang Li, Min Yin, Le Liang, Yao He, Haiyun Song, Chunhai Fan, and Qing Huang, Angew. Chem. Int. Ed 2012,51,5:1202-1206)。
CpG寡核苷酸是一種良好的免疫佐劑,在抗感染、癌癥治療、過敏性疾病以及免疫佐劑等領域具有巨大的臨床應用前景。但未經修飾的CpG寡核苷酸易降解、攝取率低、需要高劑量重復給藥,極大限制了其在醫學領域的應用。納米金粒子是一種常見的納米材料,易于合成和修飾且沒有明顯的細胞毒性,近年來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生物醫學研究。納米金粒子表面可以通過分子自組裝負載大量巰基修飾的CpG寡核苷酸,構成CpG-納米金結構。該自組裝結構具有很低的細胞毒性并在細胞內具有很好的穩定性。體外細胞實驗表明,該納米載體可以將CpG寡核苷酸高效轉運通過細胞膜,其細胞攝取率和免疫刺激活性顯著超越了商品化轉染試劑(lipofectamin)載帶的CpG寡核苷酸。由于CpG-納米金結構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高效載運特性,這一體系將可能為CpG寡核苷酸藥物的臨床應用提供新的可能。相關動物實驗目前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