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干細胞具有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胚胎干細胞都能被誘導分化為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因此,胚胎干細胞是細胞移植治療中非常重要的細胞來源。但是,胚胎干細胞治療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即成瘤風險,移植細胞中存在的未分化的胚胎干細胞會在被移植體內成瘤。因此除去移植細胞中存在的未分化的胚胎干細胞是國內外胚胎干細胞治療研究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健康科學研究所神經基因組博士研究生王頤等在樂衛東研究員的指導下,通過建立小鼠胚胎干細胞的基因開關(GeneSwitch)系統,發現可控的誘導表達caspase-1不影響胚胎干細胞的分化潛能,并且能特異殺死移植細胞中存在的未分化的胚胎干細胞,而已經分化為神經前體的細胞不受影響。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將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細胞移植到小鼠的腦內,通過誘導過量表達caspase-1,可以完全去除成腦內的成瘤問題。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詳細闡明了通過量表達自殺基因caspase-1殺死未分化的胚胎干細胞解決了移植中的成瘤風險的問題。本研究為臨床胚胎干細胞治療疾病減少成瘤風險提供了非常重要理論基礎,對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細胞治療以及其他以胚胎干細胞為基礎的細胞治療提供了重要實驗基礎, 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前景。
該研究成果于11月30日在線發表于干細胞權威雜志Stem Cells (Mifepristone Inducible Caspase-1 Expression in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Eliminates Tumor Formation but Spares Differentiated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973項目、交通大學優博基金等項目的資助。